回顾:南京一空姐利用航班延误险漏洞 5年获利
发布时间:2024-06-06 22:31

  购买保险一般是为了避免意外情况而遭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但也有人通过购买保险获取索赔的方式来进行盈利。

  山东一女子就曾通过航延险在5年间获得理赔金300万余元,该案例引起了网络热议。一场“利用航班延误获得巨额赔偿”算不算保险的话题讨论不仅在普通民众之间展开,律师们也是各执己见。

  2020年4月27日,一家保险公司在反查前几年的理赔数据时,发现有人利用不同的身份信息购买多份航延险,并且申请理赔过于频繁南京龙筋按摩,这实在不对劲南京龙筋调理,工作人员发现后当即报警了。

  南京公安经过一番核实,发现不管是以她本人的名义还是其他人的身份所购买的航延险,所有理赔款都进入到了该女子本人的账户中。

  4月29日,南京警方来到嫌疑人李某的家中。面对警方,李某镇定地询问,“是哪个派出所的?”,并要求相关查看证件信息南京抓龙筋调理

  家住青岛的李某,看着眼前一脸严肃的南京公安,还未意识到自己究竟犯了什么事,“我一直在青岛,能在南京犯什么事?你们搞错了吧”。

  看着李某还没明确自己的犯罪事实,警方直接言明,“你涉嫌保险,疑似多次利用他人身份大量购买航延险获取利益”。

  “我是正常购买保险,飞机也是因为非我导致的原因而延误的南京抓龙筋服务,试问我哪里犯了法”,李某如此辩解道。

  李某曾在航空公司从事过服务类工作,从2015年开始,她便开始研究延误率较高的航班次,并使用自己及亲朋的身份购买机票。

  一次使用20多个身份,每一个身份可以购买30到40份航延险,一份保费40多元,赔付的金额上限可以达到8000多元。在飞机正常时段前时,她会退票来减少损失。

  而当飞机延误,因理赔不需要人工审核,也无需本人申请,李某由此通过实时观察航班信息而获得经济利益。

  在5年间,通过如此操作,李某已经获利300万元。在一航班中,李某通过5个人的身份信息就可索赔到10万多元。

  李某对自己或许要面临刑事处罚的结果十分不解,认为自己只是在采取合法途径薅羊毛,没有违背保险合同。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大部分网友认为保险公司规则存在漏洞,女子能够以此获利是靠自己本事,直接抓人无非是玩不起。

  最终,经法院审理,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被判定为罪和保险罪,主要是基于李某以理财为由骗取亲朋身份信息进行购买机票而获取理赔金。

  根据《刑法》第198条,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保险金且数额较大即为保险罪。

  大部分网友以及律师认定李某犯罪的依据通常是以其盈利为目的而非乘坐飞机需求为出发点,认为这属于欺骗的行为。

  但李某使用的身份信息是真实的,保险公司并不筛选顾客,只审查该身份是否购买了机票。在李某支付足额对价后,保险当然成立。

  保险合同是一种射幸合同南京抓龙筋调理,即合同存在不确定性,赔付还是不赔付或是赔付多少在签订保险时并不确定。

  虽然航班信息和天气信息是可以查询的,但也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导致飞机延误,李某也没有制造保险事故。

  在社会发展之下,需求也在不断地延伸,更多新兴职业涌现,但利用漏洞的方式来进行盈利确实有点铤而走险。

  法律是最后的底线,虽然不合理并不代表着违法,但脚踏实地、诚信做人是历来的美德,投机取巧不应鼓励也不应提倡。南京婉姐抓龙筋工作室

X

微信号: qhyx102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